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發布新聞公報,將中國南京、蘇州等64個城市納入該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,以表彰這些城市為助力居民實現終身學習所做的努力。截至目前,我國已有12個城市加入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。
“吾生有涯,而知無涯?!敝腥A民族有著勤奮好學的傳統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、學習型大國,促進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,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,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,促進人的全面發展?!睂W習貴在堅持、重在運用。比如,讀史使人明智,讀詩使人靈秀;學數學物理,可以鍛煉抽象思維能力;學邏輯修辭之學,可以使人能言善辯,“人才有高下,知物由學”,凡有所學,皆能有所收獲。
正所謂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,少而好學,如日出之陽;壯而好學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學,如秉燭之明。學習從來不只屬于學生時代。走進社會、走上工作崗位之后,人們仍需通過不斷學習,來豐富和更新知識結構,增長見識、拓寬眼界,對抗“知識老化”、應對“知識爆炸”,獲得與時共進的本領。因此,保障全民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格外重要,對于人民幸福、國家富強有著重大意義。
在江蘇,始終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。從老年大學和文博場館火爆,再到付費自習室和青年夜校走紅,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學習,拓展個人知識邊界。去年,年輕人熱衷于上夜校的盛況,引發社會對青年夜校市場發展方向的探討。時至今日,優質的夜校資源仍供不應求,熱門課程仍存在“一課難求”“一座難有”的現象。
教育部印發的《學習型社會建設重點任務》明確提出,調動社會上一切可利用的學習資源,打通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各環節,完善政府統籌、教育牽頭、部門協同、社會參與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,構建網絡化、數字化、個性化、終身化的教育體系。南京自2002年5月全面啟動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,在加強典型示范、完善學習場所、營造學習氛圍等方面持續發力,并在全國首倡開展“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”,至今已連續舉辦19年;蘇州自2023年6月1日起,正式施行全國首部關于終身學習的地方性法規《蘇州市終身學習促進條例》,解答了老年教育、社區教育建設等熱點、難點問題,為蘇州打造“方式更加靈活、資源更加豐富、學習更加便捷”的學習型社會提供法治保障。此次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,既是城市的光榮,也承載著更進一步的期許。
讓人人享有公平的學習機會、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終身的配套服務,不僅能激活人才發展的一池春水,讓每個人都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,還能凝聚起創新發展的蓬勃力量。我們期待,更多城市以“看得見”的舉措,把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落實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建設“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”的學習型城市,讓學習成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,成為最美的城市風景。(吳云青、林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