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公開發布《關于學習運用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》。這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發布的第二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“一號文件”,也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二十一個“一號文件”。
當前,“三農”形勢持續向好,發揮了安民心、穩大局的“壓艙石”作用,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,贏得了戰略主動。在“千萬工程”理念方法的指導下,鄉村全面振興的未來將不再遙遠,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,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畫卷,推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、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,這也是我們學習中央一號文件、感受“三農”脈動的一個重要收獲。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堅持穩面積、增單產兩手發力。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.2億斤,比上年增加177.6億斤,增長1.3%,連續9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。而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,保衛好每一寸沃土良田,是實現大豐收的基礎,也是夯實“大國糧倉”的根基所在。近年來,我們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,采取“長牙齒”的硬措施,嚴守耕地紅線,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端穩端牢“中國飯碗”,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確保國泰民安打下了堅實根基。
民族要復興,鄉村必振興。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具有不確定性、農產品價格低迷、農民增收受到一定影響的情況,2024年一號文件提出“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”,目的在于鞏固農民持續增收勢頭,促進共同富裕。產業興旺則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,也是鄉村建設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“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”,發展鄉村產業的關鍵是要在打造特色優勢產業上下功夫,將資源優勢、生態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、發展優勢,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奠定基礎,努力深挖潛力做好“土特產”文章。
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也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。新征程上,我們要貫徹落實黨中央“三農”工作決策部署,鉚足干勁、真抓實干,一定能繪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壯美畫卷,讓農業更加高質高效、鄉村更加宜居宜業、農民更加富裕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