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“兩會時間”。出席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,肩負全國人民重托與社會各界期盼,奔赴這場“春天的盛會”。
記者發現,雖然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建議關注點各有不同,但“調研”幾乎成為所有代表委員建議提案出爐的“標配”:一年來,全國人大代表李承霞調研走訪10多家企業、職業院校發現“產教融而不合、校企合作不深不實”現象仍存在,就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提出建議;全國政協委員胡亞安有一半時間在廣西、四川等地參與科學研究和專項考察,提交的3份提案濃縮了他大量實地調研的成果……可以說,每一份議案提案的產生,都不是朝夕之功,都濃縮了代表委員對民情民意的廣泛了解和自身的深入思考。
與大地貼得更近,看天空才會更遠;和百姓走得越近,提建議才能更實。我們欣喜地看到,代表委員提出議案提案,非常注意基層調研,特別注重“沉下去”“實打實”“面對面”,很多議案提案信息量很大、針對性很準、實操性很強,貼近民生、貼近實際、貼近百姓,讓人眼前一亮。議案提案的“泥土芬芳”,得益于代表委員在參政議政中高度重視調查研究的傳統,得益于代表委員們參政議政、履職盡責能力的持續提升,得益于我們黨去年在主題教育中提倡“大興調查研究”的大力推動與影響。
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,是暢通民意、凝聚共識的平臺,是集思廣益、共商國是的載體。這些來自一線、熱氣騰騰的建議,有創新與智慧的激蕩,有國計和民生的展望,有無數普通人的夢想。它們被帶到全國兩會平臺,再通過廣泛而深入的協商民主,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和看得見、摸得著的民生福祉。
議案提案反映“民聲”,才能“擲地有聲”;扎根大地,才能更有力量。能否做到這一點,就在于能否放下架子、俯下身子,深入基層,深入百姓,發現社會發展中的真問題、百姓生活中的真痛點,讓凝練出來的議案提案沾上“泥土的芬芳”。從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里,人們真切感受到,兩會直通民心民意,越來越體現于日常之中。這些扎根大地、帶著“泥土氣息”的“好聲音”,讓“國之大者”與“民生小事”緊密相連,讓“民之所盼”直通“施政所向”。
一份份議案提案建議,不僅是代表委員們的履職成績單,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。數據顯示:2023年,國務院各部門共承辦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建議、提案12480件,其中,人大代表建議7955件、政協提案4525件,分別占建議、提案總數的95.7%、96.5%,已全部按時辦結。一份份意見建議轉化為一項項政策舉措的背后,是一次次用腳丈量的履職、調研和交流。議案提案只有帶著“泥土的芬芳”,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,才能被“全部按時辦結”。透過這些,人們真切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效與模樣,提振信心謀發展的共識、團結奮進譜新篇的氛圍也更加濃厚。
帶著泥土的芬芳,奔赴春天的盛會。一言一策的凝聚、一點一滴的推動,如同一顆顆希望的種子,帶給人們春天里的生機,匯聚成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。